2025年一季度,天津钢管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节水“成绩单”:吨管耗新水累计仅为1.07立方米/吨,吨钢耗新水降至1.64立方米/吨,创公司建厂以来更优水平,全面优于和行业先进标准。这一成绩标志着公司在节水减排、绿色制造方面迈上了新台阶,位居全国钢铁行业前列,为水资源紧缺的北方地区树立了标杆典范。
近年来,天津钢管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,围绕“控源、节流、提效、回用”四大环节,系统推进一系列节水技术改造工程,逐步构建起科学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。
2016年,公司中水回用项目建成投产,将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,全面回用于生产供水系统,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。通过持续优化管网、升级处理系统,目前中水替代工业新水使用率已达,有效构建了闭环式水资源循环路径,极大缓解了外部取水压力。
2022年,公司因地制宜推进分质供水改造,根据不同生产工序对水质的实际需求,科学设定供水等级和路径,实现“用水匹配、精供精用”,在保障生产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压降新水消耗,在节水管理上实现从“总量控制”向“质量优化”的跨越。
2023年,公司启动污水综合处理优化工程,对高盐废水进行再浓缩处理,实现回用水量的提升与高盐水减量化的双重目标。此举不仅有效控制了高盐水外排风险,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为水质平衡和循环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24年,公司对冷凝水回收系统进行升级优化,实现年回收冷凝水8万吨以上,回收水量全部回用于生产环节,再次压缩新水用量。通过该系统,公司进一步打通了热能利用与水资源节约的内在联系,拓展了节水的深度与广度。
通过中水回用、分质供水、高盐水处理、冷凝水回收等多项举措,公司形成了“多点突破、系统协同、循环高效”的现代化水资源利用模式。当前,公司循环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9.2%,用水结构持续优化,节水管理走在行业前列。
这一系列成果不仅体现出天津钢管集团在绿色制造方面的责任担当,也展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协同的高度融合能力,为钢铁行业实现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节水是一场持久战,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面向未来,天津钢管公司将继续深耕节水减排核心技术,强化水资源精细化管理,加快构建“绿色用水、安全供水、智能调控”的长效机制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和区域水生态保护持续贡献钢铁力量。
水滴石穿,行稳致远。天津钢管集团正以每一滴水的高效利用,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清朗画卷,助力中国钢铁走向更加绿色、更加智慧的明天。